突破天险一一腊子口
一一纪念红军长征腊子口战役伟大胜利九十周年
甘肃 刘克明
腊子口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与宕昌县的哈达铺,岷县一山相隔,属岷山山脉,被誉为天险腊子口。
腊子口从山脚下仰望,两边悬崖峭壁,一线天,仿佛刺破青天,直插云宵,看上去,就连鸟儿都难以飞过去。峡谷中有一条羊肠小道和湍急的河流在山谷的深处向外流出。
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翻过雪山草地,从四川若尔盖草原进入甘肃甘南州迭部县向宕昌哈达铺,岷县进发。途经天险腊子口,在红军面前横亘着一座万丈高山,刺破云天,挡住去路,想要通过比登天还难。这是川西北进入甘肃的唯一通道,别无去路,地势徒峭峡窄。国民党岷县住军师长鲁达昌部住扎在这里,利用地势易守难攻的有利屏障,在此修筑雕堡,企图阻挡红军北上,将红军一网打进。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毛泽东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果断下令,命令杨成武领导的六连进行冲击,六连五次冲锋都攻不上去,伤亡残重。英勇的红军将士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改变策略,想出办法,一部分战士攀悬崖而上,并命令两名苗族战士用长竿绳索攀崖,其中一��叫干人的,被战士们称之为小猴子,从小放过羊,攀过崖,利用他的优势,攀上山顶,身上绑满了手榴弹,他拉开线,纵深向峡谷中的敌人雕堡跳去,刹那间,手榴弹爆炸了,雕堡也爆炸了,雕堡里的敌人死的死,伤的伤。这时,红军正面部队冲上去,侧面山上的部队也从敌人背后冲击,两面夹击,敌人腹背受敌。于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七日,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打开了北上通道。此次战役中共歼敌八百余人,缴获武器二千余件,取得伟大的胜利。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铸就了不朽丰碑。

毛泽东在突破天险腊子口后,激情万丈,面对千里岷山上的皑皑白雪,写下了不朽诗篇,《长征》,诗中咏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胜利后的喜悦之情和万丈豪情,用几句诗高度概括了红军不怕长征途中的千难万险,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夺取革命胜利的浪漫主义豪情!腊子口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最艰难的一次战役,敌人利用有利地形,居高临下,想一举歼灭红军。但英勇的红军将士没有被困难吓倒,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消灭了敌人,突破天险腊子口,打通了北上通道。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解放后,为纪念红军长征腊子口战役取得伟大胜利。甘肃省政府,甘南州政府和迭部县政府在腊子口战役原址修建了高大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由杨成武将军题写的碑文,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的金色大字,高高矗立,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灿烂的光辉!为了纪念腊子口战役的伟大胜利,当地还修建了红军长征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民俗馆,宾馆等,作为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宣传教育基地。前来参观,休闲旅游,接受教育的党政团体,群众团体,个体旅游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这里便成了人们红色文化旅游圣地。每年举办各种大型文艺活动,促进红色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国内许多专业文艺团体也来这里开展演唱活动。
歌中唱道:腊子口啊腊子口,我的红色爱人,握住你的手,站在你身边,我就握住了世界的手,我就握住了你的手……深情表达了对红色腊子口的眷恋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

腊子口战役的枪声己走进历史,已消失在漫长的岁月之中,离我们远去了……但它留给人们的记忆是深刻的,动人的,是可歌可泣的。红军长征精神永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腾飞,而不断的努力奋斗!红色文化永远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力量。
在这里我深情赞美红军长征精神:
初心使命在召唤,
理想信念高于天。
艰难俭阻不可挡,
红军不怕远征难。
爬过雪山过草地,
突破天险大决战。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哈达铺镇重休整,
北上抗日定延安。
今日高歌颂一曲,
红色江山长万年。

(总编审:蓝乙人 编辑:陈望银 蒙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