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合作网
World Economic Co-operation Network
1天前
本网讯(记者 蓝乙人 蒙仕荣 蓝添译)2025年11月2日,由万晖五金(深圳)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主办、南布社区工会联合会指导的“弘扬工匠精神,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锁具打磨技能竞赛,在万晖五金打磨车间举行。【详细】
2025-11-09
陕西兴平市牵手希望小学爱心工程剪影
中国山西运城世界五大时装周《序幕》
2025-11-07
河南省新乡张东福22年土地纠纷引热
2025-11-06
律师取钱被银行追问"资金用途”,律
社保缴纳无“例外”!2025年新规
《中美国际时装节》“台前幕后”花絮
华盛顿中文电视台和中港澳国际新闻联合报道(高级记者 陈晓红 蓝乙人 蒙仕荣) 2025年7月12日《中美国际时装节》最后一个短视频“台前幕后”花絮篇,作为时装短视频压轴篇呈现给大家。同时,在这里鸣谢所有参与本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摄影师和义工的付出!
搞文化的不能没有文化,文化工作者首先要有文化,而有灵魂的文化才是这个世界与时代的强音。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文化就像中国龙一样,名扬四海。龙,是盘古开天地神话的精灵,演绎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象征着华夏儿女的品德、精神和信仰。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有着极其重的作用,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将在世界拉开新篇章!鲁迅1933年创作的《由聋而哑》杂文中有一个核心观点:精神上的“聋”,会招致了“哑”来。文化工作者的失语、低智现象,比一般人更具破坏性,他们精神上的“聋”不仅会击垮自身,还会像病毒一样蔓延,不断蛀蚀整个社会的导向和根基。
“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越是民族,就越是世界。”据悉,靛蓝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传统的靛蓝是人类创造色彩工艺与美学的开端。靛蓝服饰、红印染服饰逐渐成为新时代的潮流,其简洁舒适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据了解,为了传承和发扬非遗“染”工艺作品,并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华盛顿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董事长陈晓红女士不远万里,从中国邵阳老家带来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蓝靛服饰作品。飞过云彩、踏过千浪,历时三年多将其分别带到美国……
原始染化工艺与新时代时尚风格的邂逅也精彩纷呈,《中美国际时装节》最大规模的“红蓝非遗” 蜡染、扎染、印染等非遗服饰系列,作为压轴大系列同台走秀亮相,标志着首届“中美国际时装节”圆满落幕!
总编审:陈晓红 蓝乙人
副总编辑:蒙仕荣 显然
责任编辑:孟金喜 蓝添译